6月龄以下的婴儿应该采用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严格不添加果汁以免增加过敏、腹泻、膳食能量不恰当(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等风险。
6-12月龄添加辅食的婴儿通常不应摄入果汁,而是从泥糊状果泥开始由少到多添加排敏,随后逐渐增粗成颗粒、片状、条块状手指食物,保留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鼓励食用完整的水果而不是果汁。每日推荐的水果食用量中,且100%果汁的占比不得超过一半。
不同年龄儿童的100%果汁摄入量限值为:
1-3岁:120mL
4-6岁:120-180mL
≥7岁:240mL
医学原因摄入果汁常见于:
腹泻:
“不推荐首选用果汁替代口服补液盐ORSIII来对胃肠炎儿童补液。”
ORSIII补液执行确实困难时,对于营养状态良好“患有轻度胃肠炎但没有脱水征象或只有极度脱水的6-60月龄儿童,可采用半浓度苹果汁(苹果汁和水1:1)来补液。”但需注意制作卫生与巴氏消毒,避免二次感染。
便秘:
“可加入含山梨醇的果汁作为短期干预措施,例如苹果汁、西梅汁或梨汁。4月龄及以上婴儿,起始剂量可为每日60-120ml100%果汁。4月龄以下婴儿,起始剂量可为30-60ml稀释的西梅汁(1:1)。”
但首选果泥或完整水果保留膳食纤维更有助于缓解便秘。
缺铁促进铁吸收:“口服铁剂在空腹时与水或果汁同服吸收率最高。不应与奶类或其他乳制品和含钙制品同服,因为这会降低铁吸收率。”
需注意本文中的“果汁”指的是100%的自制果汁,而不是有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等其他成分的果汁饮料。任何年龄任何时候都不建议摄入果汁饮料。
家庭自制奶昔时通常采用全部水果成分制作,而不只是提取果汁制作。
摄入果汁后还需注意刷牙或用白水漱口或饮用白水冲洗口腔降低龋齿风险。
水是最好的日常“饮料”,鼓励宝宝从6月龄开始喝水,学习用杯的技能,适应白水的口感,养成饮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