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的学习,需要每天坚持,然后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日复一日的积累,有了大量的输入,脑子里有东西了,才可能往外“倒”。
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送进补习班以后就不大管了,究其原因要么就是太忙,要么就是不懂,想管也管不了,我也一样我就特别讨厌数学,或者说理科,我自己既不喜欢也不擅长,怎么帮?帮不了
但是英文我比较喜欢,准确点的说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能够与它有个互动,开始学习英文以后才慢慢喜欢上的。
其实关于英文还有个小故事。7、8年以前有一个冬天,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组队去马来西亚玩,队伍里面有一半的朋友是在外企工作的,所以英文都很好,而我是那种特别菜的。有一天我们走在路上,要找个地方找不着,于是问路人,谁知一句简单的 How can I get to xxx我都不会,被人无情的嘲笑了说实话还挺受伤的,那时就暗下决心回来一定要重新好好学。回来以后买了一堆书,偶尔翻上几页,但因为断断续续,也没什么成效,一单时间以后也就忘了这事了后来我的小孩上一年级了,我决定还是学起来,因为我对他的期望是不能只是会考试,语言是一种沟通工具,得会说,但我自己都开不了口,怎么帮他呢?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我们试讲的时候学生都是外国人,有的会说一点中文,有的刚来中国,只会说你好,所以需要使用全英文给他们解释对应的汉语的意思,我就是这样硬着头皮让自己开口说的英语。可是自己的积累太有限了,会说的永远就那几句,而且还伴随着大量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表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呢,我除了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和培养英语思维以外,我开了个工作室,做一些国际文化交流及中国传统文化活动,这样我就有机会跟一些外国朋友进行交流,虽然由于自身积累缺乏,表达上的进步有限,但是在英文使用的自信方面表现突出,不怕不会不怕出错不怕笑话,哈哈哈哈哈,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到这里,我心理方面的准备已做好,剩下的就是大量的输入、积累和找机会练习。因为工作室的活动一般都是在周末,而且没有那么频繁,所以其实练习的机会也还是比较有限,进步肯定是有的,但微乎其微。
直到疫情爆发,每天关在家里,不想给小朋友看太多电视或者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于是我每天带着他读英语,每天大概会读1~2小时,读了两三个月以后,有一天我发现他突然会和我说一些比较难的句子和地道的表达了,那一刻真是像中奖一样的感觉,非常奇妙。
分享我们这些小故事呢,我是想说输入真的很重要,有效的(理解性输入)输入尤其重要,有了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变化,才可能有输出。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一样,我也不例外,我也是在陪他读的那几个月英文积累突飞猛进。在这个陪伴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大于他的,我要感谢我的孩子,因为他我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
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能找到一套适合你的孩子当前level水平的书籍,每天坚持读,读的过程中及时解决不理解的部分,及时复习遇到的生词,60天连续读下来,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英文阅读的习惯,学习内容和进度上可以说相当于一年的学习成果也一点不夸张。
语言的学习需要每天坚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要理智一些,不要太过急迫,因为欲速则不达,找到正确的方法,给孩子时间,小树苗终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