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聊聊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之前有看一些影评,总体来说不好的声音>好的声音,毕竟有太多的人是冲着“封神宇宙”这个概念去看的,以为跟哪吒一样轻松搞笑刺激,并且宣发上“一战封神”的前期宣传概念又在暗示大家这部电影是个爽片。所以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足足的。就好比你以为看的是《生活大爆炸》,结果打开一看,卧槽,这是《西部世界》?这种落差肯定大。让人愉悦搞笑的片段太少,所以就是烂片了。很多人在看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不解和沉闷。因为涉及剧情原因我就不做太多的解释了,直接说我自己的感受。(不是所谓影评,只是观后感)
首先封神大战2D那一段确实NB,大战的宏大表现拉满,NB到足够每一帧都可以成为壁纸。的的确确是国产动画2D制作的新高度。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雾山五行》是豪放写意的话,这里就是波澜壮阔与细腻兼收并蓄的工笔写实
整片来说,最大的遗憾是初期姜子牙救小九起心动念的铺垫支撑欠缺了一些,感觉太轴,让人膈应。
从价值观上讲,因为跟现实里普通人的价值观差异太大,我们人到中年更多选择的是妥协、顾全大局,而不会执拗的揪住一个点不放。
从道德上讲这个就要提到很多人说的“电车悖论”,就是一列火车即将经过,两条铁轨分别绑了1个人和5个人,列车走哪边交给你定,救5个杀1个和救1个杀5个你怎么选?
这两个效果一叠加,就会出现沉闷的情况,要么代入感不足,要么一旦代入就会感觉各种不适。
如果说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观众内心青春少年对这个世界的宣言
那姜子牙的“难道这就是天道吗?”则是对人到中年们的观众的灵魂拷问,谁没做过所谓“顾全大局”而选择牺牲/放弃某些所谓“小事”的事?
其实两部剧都有同样的内核——“反抗不公”,找自己的“道”
中后段开始为加强小九和姜子牙的人物关系所铺垫的文戏又过于冗长,导致我看得打豁嗨了。私以为在大家都明白的套路下,不如把这部分时长用到最开始姜子牙斩九尾的戏份上,细细讲一下姜子牙为何起心动念。这样从一开始看才会有代入感。
结尾部分设置的天梯包袱还是很过瘾的。姜子牙经历了从信仰的崩塌到相信自己的转变,通过自己的方式,成为自己的神,最后为众生打碎自己打碎天梯,但当他带着沉重的包袱经历这一切后,最终却被关进神的监狱,真相也随之沉默。这个立意的风险不低,能过审真的是见仁见智,看你怎么想咯,这个我就不敢按我自己的想法展开讲了。用师尊之上还有师祖来巧过有点偷工减料的感觉,不过能够说得通也就行了,毕竟王权思想在大家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
关于彩蛋,3个,的确像很多人说的,反而会让人觉得《姜子牙》没诚意。
1.是下一步封神系列的铺垫,有三个人物剪影,但片名和时间都没讲。
2.是之前在网上都看烂了的强迫症姜子牙请哪吒一家吃饭,无非就是追加了一个哪吒缺牙齿的镜头(99%都看过的东西你管这叫彩蛋)
3.是田晓鹏的新动画《深海》预告,瑰丽绚烂的色彩和3D景深似乎在告诉我刚才看的正片完全没有带3D眼镜看的必要。
综上:《姜子牙》不是儿童动画电影,跟《灵笼》动画剧一样,是不以取悦低龄观众为主的动画,这一点很佩服。因为不管是国内观众的固有观念,还是投资方的价值取向,都会觉得但凡是动画片的,一定觉得是给孩子看的,要考虑的小朋友观影的方方面面。电影剧情的疏密节奏有些问题,人物信念有悖常理,支撑力不够这个是硬伤,但是看完还是能够去回味和揣摩,甚至还留有一些大胆的遐想空间,这部分我觉得是毁誉参半的。然后画面分镜音效就不说了,没什么毛病。
说完了,等着后面看《我和我的家乡》来放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