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不等于火锅店,烧烤摊。这两种业态,对临街低层住户确有困扰。
团购外卖固然便捷,但也仅仅限于能熟练使用手机,一日三餐吃外卖的年轻人。
回家问问你天天做饭的父母,他们会用美团么?会叫外卖送盐巴么?跑腿费不是钱啊?你家孩子,会用手机么?买只笔也让你点外卖送货到家么?你能随时随地二十四小时响应父母孩子的需求么?房子住的是一家人,不是一个人。
也有说礼嘉有山姆超市,可以一次买半个月一冰箱储备的。恰恰相反,这几年宜品生鲜,钱大妈,百果园,条码类似业态的崛起对传统大型商超的分化瓦解,永辉超市的衰落。恰好反应了社区居民真实的需求,大型商超就是反人性,不便捷。一次性买一大堆肉,一大堆菜,一大堆牛排鱼虾冻货,一大堆零食是不健康不新鲜不合理的。
除了扰民的餐饮,社区商业的内涵还囊括便利店,水果店,宜品生鲜,农贸超市,菜鸟驿站,药房,小面馆,早餐包子铺,银行网点,理发店,修脚按摩,培训机构,麻辣鸡,卤菜,奶茶,茶楼,华莱士,猪肉铺,中介门店,宠物医院,洗衣店……这些,都应该目之能及,步行能及,步行三五分钟,上下班顺手可得。这些业态,并不扰民,而是便民。除非,你见不得人。
除了便捷父母孩子,也方便自己,省心省力。毕竟,你全家老小,不能每天都窝在被窝里,等外卖上门来几趟。
最后再说扰民的餐饮,难道小区旁边的火锅馆,烤肉店,汤锅,美蛙鱼,中餐馆……就不是刚性需求?小区附近一家都没有,是真方便?扪心自问。
礼嘉这御璟湖山到樾千山这一片,偌大几个小区,以后常驻人口数万。
居然一个门面都没有,一个门面都没有,一个门面都没有………重要的事情说四遍,是一个门面的都没有。绝对的低密度,绝对的纯粹,导致绝对的极端,绝对的脱离现实,毫无人文关怀。但凡一个小区门口有那么三五个商铺门面做配套,哥哥也不会发文吐槽。
设身处地,如果你现在住樾千山、御璟湖山,你买根葱要跑山姆,买包烟去最近的便利店要走半小时,洗个头要开车去天街,朋友来家里做客吃火锅还要三公里外,回来还得叫代驾。饭后散步,除了空旷的马路,泛着白光路灯,黑黢黢的绿化带,除了瘆人还是瘆人。这种感觉,不是住进的一片小区,而是一片墓林。
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啊,这叫不食人间烟火纯狱风,这是无比严重的的规划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