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出台了一些地产调控政策,限地价、限房价,重庆也出台了土地拍卖的新规则,土地限价但开发商竞自持比例。论坛里一些空头再度活跃起来,好像房地产市场要崩了,房价要大跌了。我看了一些空头的言论,大都是把愿望当现实,把暂时的小波动当成长期趋势,逻辑混乱,混淆视听。空头的特点就是从来不会用事实数据说话,不顾客观规律,一张嘴全凭想象,虽然荒谬,但却是有蛊惑性。
我从来都觉得投资是个研究客观规律的工作,规律都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结果都是规律发生作用必然产生的,所以,房价该怎么变化,不是我们想当然的。以下,是几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只谈事实,让大家来判断。
一、重庆房价和地价关系健康。
以即将拍卖的大石坝地块为例,位置在江北区算非中心地段,拍卖价14000左右,加上要竞拍自持比例,等建成房子后,每平米成本价很难低于2万元。江北区的北滨路沿线的次新二手房,均价不到2万5,考虑到买房的税费和贷款利息等成本,目前的房价相比地价溢价很有限。因此,指望新房子价格低来冲击现在的市场价,成本上条件不具备。甚至万一大石坝地块因为竞自持导致将来售价达到3万元,那现在的二手市场价格反而会因为新房售价高而刺激上涨。
二、重庆土地价格只会逐步上涨,不可能下降。
空头看到政府出台土地限价政策,都很雀跃,认为土地价格不会涨了,甚至可能会跌。面粉价格跌了,面包价格也会跌,皆大欢喜啊。土地对于政府到底意味着什么,空头不关心,反正就是要跌。作为一个需要大量中央转移支付的西部城市,重庆和一线城市的差别在于,税收太少,但城市建设却不断和一线城市看齐,地铁修的里程比深圳也差不了多少,公务员、教师等工资也希望能得到稳步增长。
2020年,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5亿元,下降1.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94亿元,增长1%。重庆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58亿元,增长9.3%,其中: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02亿元,增长17.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34亿元,增长29.5%。看到了吗,土地拍卖的收入,比政府的所有税收收入都高,对重庆这意味着什么呢?同时,重庆整体收入和支出的缺口,超过3500亿。
而今年上半年,最新的数据出来,重庆教育支出同比增长8.6%,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6.1%。。。。。。各种花钱的地方,都在以超过GDP的增速增长。上半年,重庆整顿了私立学校,很多私立变公立了,很多人拍掌叫好,但这些老师变公立了,工资必须财政出,是不是政府的教育支出又要增长了呢?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花钱的地方很多,每个吃财政饭的公务员、老师、退休职工,都希望收入不断增长,市民们希望地铁道路越修约方便,绿化和城市界面要不断更新更加现代,医院要加大投入看病更容易还便宜,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望,每个愿望都需要花大量的钱,请问钱从哪里来呢?
指望中央转移支付不断增长?中央的钱从哪里来?现在中央搞减税、普惠中小企业,税收增速下降,而各个地方要钱的越来越多,能向中央贡献税收的4省2市,经济增速也在下降,数据都是客观存在的。大家没看到中央发债越来越多吗?这种情况下,中央日子也很难,能保持当下的转移支付力度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加不要说老龄化等问题,医疗和养老支出的压力不断增长。指望中央长期输血,将来还要输的更多,重庆人民真的都在指望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吗?
土地,当前唯一能指望的上的收入来源就是土地拍卖。每块地卖掉的同时,要不要配建学校,要不要配建交通设施,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学校老师、地铁员工都是要每年涨工资和养老的,钱可是只收了一次,但支出却是每年不断增长的。土地价格,其实就是未来政府各种相应支出的现金流折现,只要大家希望收入稳定增长,对不起,土地价格就必须稳步增长,不然这个账目就做不平。
三、重庆和一线城市最大的差异在于财政收入来源
深圳现在的财政收入中,土地拍卖的占比不到20%,其他一线城市的税收也都充足,北京上海在给国家每年上缴几千亿之外,自己剩下的还有不少。这种情况下,土地拍卖收入减少一点,对财政没什么大的影响,最多给国家上缴的部分减少点就是了。而且,一线城市所谓的控制土地价格,每平米的限价也是很高的,深圳最近前海的土地拍卖,限来限去,每平米还是拍到9万多。这个钱拿来修修地铁、建设学校,是绰绰有余的。重庆非核心区每平米拍出来不到1万,但各种配套要求,不见得比深圳少多少。重庆政府收入低,可不可以就不建学校了、不建医院了、不搞绿化了、不修轻轨了?
说的直白一点,因为财政收入结构的不同,深圳可以打压房价,不靠卖地来发展,不靠卖地来解决各种开支增长,但重庆就绝对做不到,至少在未来十年内,都不可能做到。卖地,地价不断上涨,是唯一的选择。虽然很残酷,但没办法。政府要是有其他收入来源,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何以至此?不靠卖地收入的深圳,全国有几个?其他城市能学深圳吗?
重庆房价的土地成本会不断攀升,而且攀升的速度会显著高于公务员和教师的收入增速,因为除了这些支出,政府各种基建开支也只会不断增长,钱都要靠卖地来支撑。
各位空头,当你们今后在谈论房价要跌的时候,不要精神分裂,一方面希望重庆的城市界面越来越漂亮、各种配套追赶一线、人民收入逐步增长、各种福利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又希望地价跌、房价跌,大家买房子越来越便宜。请你们搞清楚,你们到底说的是什么。
至于空头特别喜欢用重庆二手房数量多、人民收入低来解释为什么房价涨不上去、甚至下跌的原因,这就是一点投资的基本逻辑都不懂了。你们看看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统计,和重庆比是不是有房价差距那么大。房价的上涨,从来都不是买不起房的低收入群体决定的,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方式,只能输在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