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二套房二手房在现实和教育之间的妥协
回望过去的选择买个大房子一家人住,有担忧,有遗憾,但似乎谈不上后悔。
一谈:担忧
教育的政策总在变,但总体上来说就近入学的原则一直都没有变化,只是自己能力似乎有限,换大房子去沙区、去渝中区、或者去九龙坡区,都不可能实现好学校的附近的大房子。蜗居在小房子里面为了读好学校,人口太多了,似乎不能将一家老小聚集在一起。
选择大渡口似乎是无奈之举,至今九龙坡的房子还留着,也似乎在纠结未来是不是转回坡区。看着每月巨大的开支,无数次想甩卖了坡区的房子减轻负债。
大渡口的教育只能说安分的做个普通人,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二谈:遗憾
从目前整体的重庆教育环境来看,坡区似乎是对我们家庭最好的方案,目前除非将两套房子全部抛售之后,可能可以换到坡区好学校附近的大房子,房价一再暴跌,似乎要产生一部分亏损,加上新购房的负债,经济形势下行严峻,加上今年自己工作突然断崖式的下滑,如再次调整,似乎会雪上加霜。
正如应了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似乎才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遗憾是自己没有掌握应变的主动权,似乎只有停下来缓一缓,人生激荡多少个春秋,后半程不做结论,只奋力向前努力。
三谈:谈不上后悔
总的来说,大渡口的无奈之举,没有喜与忧这样的冲突,近些年大渡口似乎在发展艺术教育不断发力,人口的老龄化是非常明显的,西大附中(已经落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不断在努力推进),大渡口未来是否在九龙半岛和钓鱼岛半岛之间,用音乐和美术这两类精神方面的教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年轻人入住呢?这样的未来似乎我们看得见,但似乎享受不到。
未来加大负重前行的重量,已经成为定局,当下接受现实,勇敢面对未来。
来不及后悔,期盼不了梦想,只能做好平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