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也跟风上过奥数,那个时候不懂,东一搞西一搞,以为题越难机会越大,也跟大神一个班过,老师全讲白皮书,几个数学好的男孩子思维相当快,4、5年级陆续上了四大金刚校,我们这个在那坐飞机,吹空龙门阵。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后面发现不对劲,及时止损,不去上这样高难度的课了,又去上刷题班,也考起过几个珠珠。当然通过这样的试错经历,就知道自己的娃不是学难奥数的料,也算是个收获,找到孩子的定位,立马给她择校到了踮踮脚就可以够到的学校,防止无畏的内耗。
因为发现孩子天赋上限,你就需要找到能给予对应天赋上限资源的学校,保持相对的松弛感,采取当对手累疲犯错的时候,我们稳住就胜利的原则,从而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对于初升高保送考,当然有能力的考得越高越好,而对于中等生来说,如果保送是100名以内,那么100名和第1名对我们来说差别不大,都是上了这个学校,并且都会进到好的班级。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减少更多精力的消耗,然后保持后劲,争取高中在自己天赋以内做到相对好就行了,否则人生太长了,需要努力的时候也很多,过早消耗掉一些好奇心和兴趣,会让整个人生过得很疲惫。
毕竟我们中等生要承认人和人的差别,接受自己天赋的不足,运用好自己有限天赋的资源,过好相对愉快的人生。
初中生活还是相对快节奏的,特别是初二下和初三,我是不愿意孩子在小学就眼里无光,拼命去攀爬一个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的目的,承认不足也是一种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