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重庆教育

hanhlchenglin

楼主

2020-06-28 2.2万 41

海淀黄庄熄火了 ,疫情带来的是千余家教辅JG不对等的生存竞争


今年,对于PXJG来说,将是彻底洗牌的一年,你给孩子报的JG还好吗?
也许,在重庆来说,影响的还只是小部分JG,但是在海淀黄庄,却是大不一样

 

作者:仉泽翔编辑:王晓玲来源:AI财经社(ID:aicjnews)

01没有孤岛

时代的一粒灰,砸在了海淀黄庄千余家教辅JG身上。暂停键是一瞬间被按下的。咔哒一声,这些小公司没了春天。而更重要的是,疫情带来的是不对等的生存竞争。

当教育被让位给安全,口罩和隔离让原本火热的线下教辅市场逐渐冰冷。“史无前例,没有一次洗牌比这次疫情来得厉害。”卡尼国际英语CanoEnglish的校长王洁在海淀黄庄工作5年,创业5年,从教务老师做到校区负责人,见惯了黄庄的起落迭代,“这种情况,我就见过这一次。”
回复(41)
黄庄的历史,由密集的教育机构和激动人心的财富密码共同构成。时间与资源汇聚在一起,总是能造就一个复杂的江湖。

这里原本是北京教育的中心点。地铁4号线沿中关村大街从南向北,在海淀黄庄与10号线交汇。不到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国内一流学府和他们的附属小学、附属中学,以及八一学校、101中学、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等基础教育中的牛校。

在这不到两平方公里范围里,一个孩子可以完成从幼儿园到大学博士的全部学业。众多名校在侧,如何进入名校就成了一门生意,海淀黄庄顺势变身“疯狂”黄庄,大批课外教辅机构在此安营扎寨,在别处创业的教辅机构也视进驻海淀黄庄为一次品牌上的涅槃。

2020-06-28

方方正正的写字楼沿中关村大街一字排开,最贵的无疑是银网中心和新中关广场。在“疯狂黄庄”一栋楼里可以同时容纳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高思、杰睿、朴新等几十家线下教辅机构。从三四个人的小夫妻店到市值几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这种特殊生态中得以共存。

对于学生来说,众多辅导班汇聚于此,将意味着在海淀黄庄没有假期,不是去补课就是在补课的路上,午饭只能吃肯德基,吃不了必胜客,因为必胜客等餐至少要10分钟,有这时间可以多做一道数学题。

现在,这个江湖正在重构。大到一个行业小到黄庄,疫情都有可能带来结构性的改变,而不是疫情过后直接回归原点。王洁对此早有体会。

如果没有疫情,卡尼国际英语CanoEnglish的暑期班应该在6月被报满,可现在节奏被完全打乱了。市场推广没了,地推被叫停,线上推广效果有限,外教在疫情期间回国,国内疫情被按住了,国外又大爆发,都回不来了。“没有耗课续费就无从谈起,没有进账,没有流水,好日子过去了,现在过得是苦日子。”愁云在王洁头上盘旋了5个月。

2020-06-28

北京现在这个局面,机构不知道好久才能重开

2020-06-28

重庆倒了的也不少啊,机器人,英语,好几家都倒了

2020-06-28

被疫情架在中间的教育创业者太多了。在疫情来临之前,有多大影响谁也无法预估。卓睿思教育的老板Simon原本踌躇满志,打算在2020年大干一场。元旦过来,他先是在海淀黄庄西侧的万柳开了一家新校区,还在复兴门租好了一块场地,打算春季抢占一把春季招生的红利,现在离这两家校区开门迎客仍遥遥无期。

“没办法,教委不点头,谁也不敢开业。我现在宣布新校区开业,其实是宣布装修好了,可以上课了,但是让我招生上课,我是不敢的,只能放在那让家长看看。”Simon十分窝火。

他算过一笔账,在疫情爆发之初,手上的现金储备撑到5月是没问题的,因为5月刚好是暑期班的续费窗口,没有疫情也要等到5月才能获得大笔资金。如果这期间再招一批老师,这个时间可能会往前缩短一点,那挺到4月份也很安全的。可现在到6月份仍不能开学,风险就开始加剧,不过他心里还算有底,“从创业到现在,卓睿思一直是独资公司,如果真有问题,我们可以增资,整体来看,这个风险还算可控。”

2020-06-28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在大海里独踞。当知春路两旁不再停满接送孩子的私家车时,春天也就过去了。专注于主流科目的教辅机构有大把人关注他们的生死,艺术类培训机构的挣扎往往为常规视角所忽视。在王洁创业的亲子广场中,不少音乐、美术类的培训机构至今连门都没开过。

“自救是一直在自救,可是自救有什么用呢,说白了,就是一口气的事儿。顶风开业被查到,立马就死,我们楼上就有一家教英语的,前两天被教委发现暗中开班,直接给关了。话又说回来了,你不开班,没学生,现金流断了,一样是个死啊,这是钝刀子割肉啊。”音歆文化的老板李军现在充满了纠结,面前的茶杯里浓茶一杯接一杯的泡,烟灰缸也是满的,一支烟熄了,另一支接着就得点上。

2020-06-28

李军两年前在这幢离海淀黄庄不到1公里的大厦里,创立了这家聚焦民族乐器的培训机构,因为家长对民乐的认可度不高,如今在读学生只有100多人。可从2月份到现在,一个来上课的学生他都没接待过,机构的生存全靠他从其他生意进行输血。

“语文、数学、英语,那是学科内教学,是家长们的刚需,无论孩子成绩好坏,都得让他学,反而民族乐器只是点缀,家长认可度极低。”谈及认可度,李军情绪不高,领孩子来上课的家长无外乎是想给孩子弄一个艺术特长生身份,走学校自主招考,另辟蹊径让孩子去一所更好的学校。

这样的家长也舍得花钱。他算过一笔账,每年在孩子补课上花1万块钱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学画画和舞蹈,花5万块钱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学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样的西洋乐器,而只有每年在孩子补课上花10万块钱以上的家长,才会给孩子选择古筝、琵琶、唢呐这种民族乐器。

家长们对李军迫于疫情暂时歇业的举动非常理解,半年多没开班也不催他退费,但他也在考虑后路,“我们这种机构,在人家银行眼里,别说小微了,那就是微微微微型企业,真要是有一天撑不住了,找他们贷款,又能贷出来多少?真够用吗?”

2020-06-28

语数外还是刚需,学而思这种机构是没得好大影响的,影响的就是兴趣类小机构

2020-06-28

借此机构,淘汰掉培训机构,我觉得也没什么。现在这种风气,就让人受不了

2020-06-28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