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从老汪的故事开始吧。
安徽出生,19岁前也一直在那里。喜爱工程行业,96年9月,建筑大学的大校车,在沙坪坝七转八拐,带我初识重庆。
2000年毕业后理所当然留重庆工作,第一个工作单位,是市交委下面的”渝“字头施工企业。作为职场小白,在公司里打杂跑腿,支援过青海的平西高速公路项目,也在万州青岗塝工棚待过,小卖部的一袋卤豆干加瓶啤酒,是多年后的美味记忆。
2004年到市八大投之一的某集团,当过业主代表,干过二级企业的项目经理、工程部负责人。

*07年任金佛山西坡旅游公路项目经理期间
2010年调动到那家外向型的市属企业,这也是三个国企中我服务时间最长,工作地点跨度也最大的。2012年,在女儿即将入读小学时,刚刚提任集团一个部门的总经理助理没多久,被外派非洲的坦桑尼亚挂职担任当地机构的副职,协助主要领导工作。
当时是满心不愿意去的,即将成行前的暑假里,女儿有一次用一种非常大人的口吻对我说“爸爸我不想你去非洲”,其实我是万种郁结在心头,却只能黯然以对。
但回头来看,这两年是对个人锻炼意义极其重大的两年,工作上,因为一把手常在国内,我代为主持工作,两年多来和大使馆、经参处以及承包商会都有很好的工作联系,也结识了大量中资企业的朋友。驻外的工作,主要是市场开拓与在建项目管理,两年来我走了坦桑的多个城市与乡村(很多城市与乡村也没多大差别),曾驱车驶过广袤原始的国家森林公园,坐10个人的在天上颠到吐的小飞机航班,穿梭于达雷斯萨拉姆与各项目部的铁皮屋之间。这两年英语能力也得到了实际锻炼,逐渐明白了语言是一种表达习惯,而不是苦心孤诣的构造句子、语法结构,早些年有这个体会,何至于高考英语分数那么难看。
生活上也挺不错,最难熬的是与家人分离,但假期她们过来探亲是一种弥补。和大家想象不一样,在非洲的中资企业大院里的生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不错的个人感受,闲暇之时也实地感受了非洲独特的人文风景。
2014年挂职期满回国后,在集团负责海外开发的部门和分支机构担任副职,这期间我走过一些国家,多是贫穷的非洲与东南亚,一些目的地国家甚至边检的武警都笑着问“这是哪里”,也有大家比较喜欢的阿联酋和马来西亚,在这些或贫穷或富有,但都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让我充分见识了世界的多样性。
*不断行走在路上的商务工作
但是,职场不总是美好的,回国后的几年,除在南亚某国斩获当年重庆市最大的一个涉外工程承包项目外,我们的团队虽不断出击,但处境尴尬。当年出境还要到市外办打报告借用自己的公务护照,而当前国际项目开发大都以国内融资推动,央企以及少数几家做买方信贷的地方国企,是海外工程市场的弄潮儿,领导们对这种见效慢风险大的项目都不太有兴趣,希望获得的是吹糠见米不需投资的大项目。
也有领导找我谈话“某某某刚上任,不太熟悉业务,你去给他当副手,两兄弟一起把工作干好。”在国企,给领导端茶杯多年后被重用,我们都理解,不熟悉业务也没关系,但鼻孔朝天、乱改别人文章,还天天朋友圈发自己C位照片的江西“周公子”,确实不值得去捧他的臭脚,因此我拒绝了安排,领导应该没通过我的忠诚测试。
出于对业务模式及前景的担忧,18年就已经在谋划个人的新方向,当年12月17日完成了非同的工商注册,当时我还在职,算是一种未雨绸缪吧。因为朋友无条件的信任,非同的业务在19年元宵节后开始试水。
果然,19年3月集团内部机构调整。我这种风险厌恶型的性格,再加上背负家庭的担子,本想等自己业务发展得稳妥一点后再出来,但形势已经不在我的掌控中了,于是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后,终于下了决心——2019年5月初,彻底出来创业。
我发誓想打造一家不一样的装修企业,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商业理念“不苟同,不停步”。
当时为什么选择干装修这个行业,既因为自己的专业背景,还有给自己装房子的一些经历。
选这个行当,有几个原因。
第一,行业水平太LOW,这个行业的乱象,先低价签合同,再不断增项加价。施工中间工人按“非标”流水线生产,做成什么样大家只有自求多福,这些不用我讲,每个装过房子的都有感受,而这些行业痛点,其实蕴藏的是机会。
第二,是市场大,行业也缺少头部企业,只要自己做好了,市场空间会不断为你打开。
第三,这么多年一直搞工程管理,揣着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几个红本本,这里面的道道还熟悉,也算是不用跨行。
第四,本科后读的是经济方面的专业,一直想实实在在的扎到海里,试试自己的深浅。
*建造师证书、高级工程师证书
那么开动吧,我拉来了曾经给我家装房子的项目经理当合伙人。
从朋友的房子开始,我们开始了探索的过程,首先是模仿一个wanghong团队的工艺做法,后来不断地改进,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标准,在施工中也通过过程验收的形式坚持下来了。到2020年,随着一个个项目的交付与新签,马马虎虎算是走上了轨道。
作为合伙人的项目经理,完全依赖自己既往20年的经验和习惯,仅满足于到什么环节安排什么工人,很多质量风险点的控制,在工人的自觉上。我们的验收,也把某些风险点忽略掉了。
对复杂项目的装修,还是按之前的模式,挂一漏万,最后大家玩命的来做补救工作,当然,到后期,这都成了我们宝贵的“错题本”。
项目经理的细节经验储备,之前没有变成制度性的东西,不会主动去防范、规避问题。一些事情出了之后,给我是上课了,但我想,有经验的师傅与项目经理干了一辈子,他们应该知道啊。是的,他们知道,但没人当回事。在这个行业的人眼里,这都是正常的,懒得为这个费心、费力,这可能就是行业现状吧。
再者,脾气大,说话难听,很多朋友投诉到我这里来,其实已经顾及了我的面子了,我还是可以感受他们内心里的巨大愤怒。其实说白了,合伙人还是没有跳脱几十年的习惯思维和角色定位,缺乏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理念。
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威胁到非同发展了,其实我前期多次把合伙人两口子请到家里来,不断的和他们交流这里面的问题,为开这些会,我甚至会做笔记列提纲,还把工地上的问题做PPT展示。他们的回答是“我们会注意,没问题的。”但该怎样的,还是怎样。
生活告诉我们,“成年人是没法被改变的”,但你可以挑选。
那怎么办呢,合伙人手上还有大量的项目,也不是一天就能完工的,有所动作会不会影响在建项目的实施?我有点投鼠忌器。
“做试点”,这是中国最牛逼的经验和方法论之一。摸着石头过河吧,因此,21年中我选取了一个别墅项目,在内部提拔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师傅,让他来主持这个项目,也方便我监管。效果很好,客户反馈良好。因此我就再分配一些项目给他负责。
这期间,合伙人不断和我吵架,明面上说谁谁不胜任这个工作,实际上他认为作为股东,不当所有项目的项目经理是不对的。
9月份初,当一个客户在微信里把口水喷到我的脸上后,我摊牌了,与合伙人分道扬镳,其实有些事情,真的没那么难办,关键是下决心。
之前合伙人担任项目经理的工地,也在与业主的充分沟通及高度监控下都实现了交工。
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松快,我终于可以完全彻底的按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干装修这件事情了。
理顺了股权与管理架构后的非同,在所有设计图纸、验收手册打印“客户是否满意,是检验非同工作的唯一标准”字样,确立全心服务,塑造价值的思路,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工艺与管理升级:
一、把原来的工艺标准再做修订,增补了大量细节的要求,尤其是防水、排水部分,有黑体字或加粗的部分,都是我们之前踩过的坑,丢过的丑。
二、把我们的管理流程再做梳理,开工前开完整规划会,手填施工标牌,把每一个要点落实到施工现场的墙上。一些单项开工前,必须详细交底,把工艺控制点和结合现场的一些要求,再和工人强调一遍。
*事无巨细,手写施工标识牌上墙
三、把过程验收程序再严格化,增加业主签字栏,业主不到场不验收(完全信任电话委托的除外),把所有的控制要点和业主一起复核一道,让业主成为专家,来评判自己家的装修质量。
*客户参与、签字的验收手册
四、把现场管理再提升起来,淘宝上预定垃圾袋,要求工人每天清理装袋,有效果图的印刷出来挂墙展示。(这块还有个难点,第三方的工人虽经多次提醒,大家还是不甩我们,满屋乱丢垃圾。)
*定制垃圾袋,做现场袋装化要求
五、把团队建设好,给每个工人买保险,给通过试用的项目经理买社保,同时,加强新招聘工人的跟踪管理。
六、把必须的变更项目的清单管理跟上,因为合同管理一直还做的比较不错,所以督促项目经理和预算员尽快完善变更项目的计量情况,让业主对支出心里有底。
2019年5月,老汪手写一张《解除与某单位劳动关系通知书》,故作潇洒甩给人力资源部,从那时开始真正创业,专注于走“小而专,小而美”的道路,到如今磨剑三年,我麻起胆子说自己有点懂装修了,也有点知道怎么来管好这件事情了。
因此,有点技痒,觉得可以推向网络一试身手;同时,这也是一种决心宣示吧,我们从未想过摆烂,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也应该有勇气接受大家的评判。
是为小记。
谢谢大家,有兴趣,想了解装修或者纯粹吹牛的,可以给老汪打电话18983958979。
需要非同的工艺标准和验收手册的,自行下载,欢迎传播。
2022年7月26日
更多信息将在购物狂网站及“重庆非同装饰”公众号呈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