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认知驱动》
作者:周岭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有着这样的困惑:
内心有着成长的渴望,却总是感到迷茫混沌,找不清方向;
雄心勃勃给自己制定了各种计划,却很难实践执行;
在自我成长路上时而自信满满、时而自我怀疑;
在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和渴望成长的自我规划之间难以平衡......
这些问题我在这本书中都找到了答案。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并没有致力于成为多么了不起的伟人、取得多么惊世骇俗的成就,而正因如此才会陷入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深陷日常琐碎中不知路向何方,作者周岭就在这本书中从“做成一件事”着眼,从心法和技法两方面和我们探讨了如何创造个人价值,指出了一条普通人实现个人成长、获取幸福和成就的朴实之路。
阅读后最深刻的几点收获与大家共勉:
1、你之所以觉得明明很努力却还是看不到希望,是因为人类懒惰的天性使然,用努力的假象来自我感动,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
2、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3、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边缘,摆脱“无痛环境”,最优学习=85%熟悉的部分+15%有挑战的部分;
4、不要同时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主动降低期待,不急于看到成果,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5、真正的对手不怕你会一万招,只怕你把一招练一万次;
6、你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秘密B计划,平时该上班上班,自己私下干一件大事,这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你应该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每天都取得进步,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
7、七年就是一辈子,只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人体细胞每7年就全部更新一次,7年后就是全新的自己,以7年为周期专注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觉得节奏太慢,若你真能在每个7年彻底做成一件事,一生的成就也将非常璀璨;
8、不爱读书的人也没必要焦虑,学习成长的分水岭在于维度,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无法运用的知识学得再多都没用,而智慧是去真正地实践内化;
9、成事的步骤:把目标写下来—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重视现实结果反馈—把这件事内化成“刚需”;
10、顶级生活的意义来源于创造而非消费,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人的正面反馈中,我们才能照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