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
冥冥中天注定。15年,我与重庆分销商合作做生意,失败后继续留在重庆寻找机会。当时开了一家小型装饰公司,东一下西一下,始终找不到事业的方向。
正在徘徊的时候,恰逢南坪会展开非遗文化展览会。我在展会上认识了罗老,他把我带到走马古镇。罗老研究龙文化,坚持2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尽管后来罗老的龙文化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落地,但他却一只脚把我踢进了传统文化的行列。
罗老的经历给了我两个启发:一是将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二是思考如何让经济养活传统文化,又或者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这也是我后来投身非遗曲艺事业,苦苦探索的问题。
来到走马,我作为民间文化的爱好者,投资了一家茶馆。我们将茶馆定位为传统文化的输出窗口,邀请民间说唱艺人来表演,茶客既能喝茶,还能收获乡愁,并传承传统文化。我在师傅们的表演中,渐渐有了学习说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后来,我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故事的第二代传人刘远杨,以及走马神歌区级传承人邱邦祥门下,学习说唱。另外,政府也非常支持,授予我们茶馆“走马故事传习基地”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