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非原创:2025年我们怎么买期房?(十二讲,内容较多)
1、千万不要买期房
我写的书《千万别说你懂买房》卖完了,法制社找我谈再版,我和原来的出版社一说,主编大大第一时间表示中信要再版,把这本2017年写的红皮小书更新一下,没想到后来大家都挺忙,一直没顾上。
最近经常因为某个案子往返门头沟,赶上过年也不太去全国出差,正好抽出一点时间简短的整理、更新一下新版的内容。
对我来说这些都是草稿,想到哪儿写哪儿,对各位来说就算是攻略,能听进去多少是多少。
我在想,我写的这些东西,对我们这个社会能有多大的贡献,能想起来看我写的书,看这些内容的人,大概率就不会偏爱买商品房,而那些常常受害的大多数,大概率是不会提前看书查攻略的。教育市场,是一件做起来事倍功半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比烂尾楼这种现实、血淋淋的崩盘更能教育我们这些普通人,别买期房,而且是,千万不要买期房。
由于每个人一辈子,都没多少买房的机会,而这种技术实在是犯不着在小学、初中、高中专门开门课当成义务教育,所以我们消费者在和开发商博弈上,始终是以处子之身,对老渣男,一来一去都是被骗。
二三十年下来,开发商的骗术,已经迭代到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上有系统外挂,下有成熟体系,几万从业人员经验传帮带,又几万相关专业打配合。中国房地产,已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诈骗集团,什么缅北,在中国房地产面前就是小儿科。
消费者这边年年上新,开发商这边是年年迭代,这个在逻辑上,叫做马太效应,也是“强者恒强”。
在期房预售制度被运转了30年之后,不但没有更好、更棒的保护措施,相反,已经把原来设计的保护措施都一步步的卸去了:2003年的司法解释,经过一次修订,不但没增加任何力度,反而去掉了条款。2024年的司法解释,不但没有比2002年进步,反而在优先权的解释上倒退,对退房的优先权设置了限制。
竣工验收备案,是抽检。面积实测,也不真的去测,就在图纸上算面积。质监站不真的检测质量,也不懂工程。规划局不在乎规划,开发商基本都有多套图纸,备案一套,自己用一套。工商局不管霸王合同,即便合同都要备案。过去的几十年,他们都在这个系统里发大财,当一个粮仓漏洞百出,看粮仓的猫绝不会是干净的。
如果你看不懂,你也不要懂,就牢牢记住四个字:别买期房。
后面的内容你就不要继续看了,如果你的家人不理解,他们也看不懂你转发的这些字,你就告诉他们,期房预售制度经过了30年的积累,已经变得对购房人完全不利了,所有的漏洞都被开发商找了出来,对消费者有利的一点儿都没有加进去。
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制度越运转越完蛋,只要大家思考这个事儿,再结合最近几年发生的情况,很容易理解这里面包括了多少的细节。
在这种情况下,你从这里开始,如果还要继续看下去,你看到最后,也是四个字:交律师费。
你在2~11的学习中,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