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买车用车

WZDAST

楼主

2021-10-14 2288 36

高薪和失业,汽车行业里的两个世界

2016年,上汽通用年销量接近190万辆,净利润增幅高于销量和收入的同比增幅。这一年,大部分的整车厂仍处在舒适区。整个汽车行业的销量为2438万辆,大盘同比增长15.28%,离2018年的首次负增长还有两年时间。

宋永涛选择这一年离开了上汽通用,去了一家50人不到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汽车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当时还没有拿到上亿融资,这家公司提供的薪水相对有限,吸引他的是几位创始人的能力以及他们对汽车行业前瞻性的理解。

上汽通用是宋永涛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他学的专业是机械电子,2012年进入上汽通用,开始从事质量数据分析,那时企业内部说的最多的是信息化,数字化还没有成为主流声音。四年中,他逐渐觉得自己所做的是制造领域里很小的一个方向,深感职业前途越来越窄,他当时想出去看看其他整车厂在这一领域的做法。

2016年的上汽通用业绩仍然飘红,提供的安稳福利对很多人仍然具有吸引力,但宋永涛最终选择了从甲方走到乙方。那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走进一个年均薪资普涨至少20%的热门职业。
但资本更早地看到了这个景象。

2014年,“+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产业投资概念在国内兴起,在各路资本投向“消费互联网”相关领域时,有一大批资本同时转向了“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智能、智能制造、数字营销等成为资本热衷的领域。



来源:头条

回复(36)
WZDAST 沙发
这一批投资人预见或者相信产业互联网将使传统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演进,最终赋能这一产业,同时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汽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也是2014这一年,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FF成立,他们从特斯拉处闻到的商业气息和对未来汽车的理解几乎与资本同步,或者说是他们说服了资本。而那时,汽车行业大部分的从业者并没有察觉这股变革的浪潮已开始涌来,几年后将改变他们的职业或令一部分人失业。

2021-10-14

WZDAST 板凳
最先感受到潮水的是在某几个领域。

“大数据在2014年特别火,那一年,很多人到我们公司挖人。”为整车厂提供数字化应用服务的数策董事长张椿琳说。数策在2011年成立,早于头部几家新势力,获得的第一笔投资是在2016年,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给了他1000万元,一年后获利四倍。

地平线在2015年成立,据说创始人余凯在离开百度宣布创业之后,投资人在他中关村早期简陋的办公室外排队,都想在他的新公司里拥有一股。智能驾驶公司驭势科技成立于2016年,第一笔创业资金来自格灵深瞳;另一家做V2X车联网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的华砺智行成立于2017年,天使轮来自清华启迪和上汽加州资本。这些公司今天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已进入头部梯队。

2021-10-14

WZDAST 地板
2014至2018年前后,就像宋永涛一样,一批嗅到潮水味道或者对现状不满的人离开了舒适区寻找新的机会,同时,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新能源业务的崛起带动了整个行业人员的大规模流动,非汽车行业的软硬件工程师开始加入汽车行业,一波又一波的跳槽让某些岗位的薪酬一涨再涨,而同时,另一拨人陷入失落和迷茫,他们意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即将被这股浪潮吞没。

2021-10-14

当2018年汽车行业销量首次进入负增长时,传统车企内部的压力逐年递增,而与之相反,那一年是很多造车新势力聚拢资本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是像数策、地平线这些与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创业公司的高速成长期。

2021-10-14

很多人把新能源车的渗透率10%看作是市场规模以及模式创新的临界点,因为移动互联网之前验证了这个结论。2007年,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10%,3年后渗透率很快达到20%,到2015年便占领了70%的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共用了8年时间成为主流。

2021-10-14

新能源汽车行业喜欢用挪威的电动化率来进行同样的验证。而今年1-8月,我们国内的渗透率已接近11%,新能源销量近乎18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的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国家制定的2025年达到20%的渗透率或许将比预期更为迅速地到来,如果芯片问题没有长期持续,整个新能源车型将从今年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替代燃油车。

2021-10-14

这股浪潮已不可逆转,汽车行业以及相关的从业者哪怕是最微小的岗位必将感受到这股震动。



2021-10-14

未来几年,在整车厂格局以及商业模式尚未定型之前,人才仍会持续流动,跳槽现象只增不减,某些岗位的涨薪也仍会继续。可以预见的是高校将调整相关专业,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同时,另一部分人将转型,重新学习,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新世界。

2021-10-14

竞争下的涨薪赛

宋永涛在2014年离开上汽通用时,并不是因为薪资的吸引力,但4年后,他已经成为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并且薪水每年都在涨。

“与智能网联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比如计算机类的,进入我们公司的起薪是一年50万元,硕士稍微低一点,30万元一年,应届本科生也不低,我们给的都比其他专业高。”一家为整车厂提供制造和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创始人说,这是目前的市场行情。

2021-10-14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