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重庆杂谈

missw6665

楼主

2024-11-27 5975 17

东北马拉松,被年轻人吃成了五星级自助餐

来源:迷你human 三联生活实验室



每年冬天,东北都会凭借着泼天的流量火上一把。去年大家流行去沈阳洗浴,或是去哈尔滨当小土豆。如今,东北的马拉松再次出圈,被年轻人们吃成了“20公里流水席”。



人们对马拉松的想象,通常是穿着专业运动鞋和健身服的运动员们,比拼谁的速度更快、谁的耐力更强。但最近,东北马拉松的沿途补给站,却以一种吃大席的形式翩然而至,把这场健身活动,硬生生变成了门票100块的自助餐。



回复(17)
你想象中马拉松赛事的补给,只是给点香蕉、面包和瓶装水。殊不知在东北跑马拉松,流程是“先吃点小干果垫垫肚子,然后就该整点酸菜白肉、烤羊排等硬菜,接着来点饭后水果,路边甚至还有山楂条,帮助你开胃助消化。如果你能跑到终点,就能吃上雪绵豆沙、现炸锅包肉这些过年才吃得上的狠货。”



有人算了一笔账,“在外面的自助餐厅花上100块钱,你大概率只能吃上碳水自助,把薯条、披萨和蛋糕炫个饱。而马拉松的补给,不仅精准配比,而且考虑到了营养均衡。你一边跑一边吃,就像是站在了永动机上,一顿下来丝毫没有罪恶感。”


2024-11-27

不仅是东北,如今各地的马拉松,都在补给方面疯狂内卷了起来,成了一场场有地域特色的流水席。“成都的马拉松能吃上钵钵鸡,洛阳的马拉松能有胡辣汤,而深圳的马拉松,则有海鲜自助拼盘在终点等着你。”


2024-11-27


一开始,当东北人发现铁岭、沈阳的马拉松,餐食居然堪比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时,他们也是震惊的。
“本来想好好跑个步,超越一下去年的记录,结果刚上跑道就被自助餐硬控了。不在乎能不能超越自己的纪录了,只在乎今天这把能不能把报名费吃回本。”
直到后来马拉松大席延续到其他城市,去马拉松吃自助便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心知肚明自己获得不了名次和奖金,索性心态放平:能来吃顿自助餐,也算是不虚此行。



图源:鱼小懒超开心

2024-11-27

不是自助餐吃不起,而是马拉松“小吃街”更有性价比。去马拉松搂席的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重在参与。“这20公里流水席跑下来,最累的是腮帮子。想要多吃点菜色,不仅跑得要快,吃得也要快。”

还有人发现,不少马拉松的冠名商,都是五星级酒店,因此马拉松补给站的水平,就跟酒店的自助餐差不多。而把场地换到马拉松,价格就被打下来了一半。



图源:金古乔乔

2024-11-27

当马拉松成了自助餐小吃街,没人怀疑自己的胃口,只会怀疑自己的体力。“因为如果你跑得太慢,那就吃不上热乎的。别人吃上烧鸡,你就只能吃烧鸡头了。”

有一部分年轻人甚至就是奔着吃自助报的名,顺便健健身。“去店里吃自助,你就只能坐在座位上等着晕碳了。而来马拉松炫自助,不仅可以边摄入边消耗,而且这里绝没有什么劣质碳水,补充的都是糖、蛋白质和优质脂肪,你要是真能把20公里全跑下来,说不定吃了一顿自助,还能倒瘦两斤。”


2024-11-27

有些E人来马拉松吃自助,还能把这里变成了社交能量场。“在每一个补给站,志愿者们都会把情绪价值拉满,就算你炫饭,都会有人给你呐喊鼓掌。上一次吃饭都能被夸奖,还是小时候被奶奶追在屁股后面喂饭。”

2024-11-27


自从马拉松大席火了后,许多过去连跑步鞋都懒得买的人,纷纷摇身一变成了忠实的跑马爱好者。
“以前提大家到马拉松,已经能想象到一路上咬牙坚持的崩溃感。现在完全不同了,听说补给站有现烤羊排和新鲜果盘,第一个酸的不是腿,而是腮帮子,开始控制不住地咽口水。”


2024-11-27

有人干脆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去跑马拉松就是为了吃流水席,还认真拿它和自助餐厅做对比。

“平时吃顿自助,人均200块才能吃到点好的,百元以下的自助,大概率会吃到合成牛羊肉,或是掺了压缩饼干的蘸料。而马拉松流水席的菜品,被几百名跑者围观着现场烹饪,绝无半点弄虚作假的操作余地。更妙的是,大家一边跑步消食一边吃,食欲会格外在线。就连平时吃两口就撑的小鸟胃来了,也能硬生生吃回本。”


2024-11-27

对吃腻了千篇一律网红餐厅的打工人而言,去马拉松现场吃大席,反倒有种久违的新鲜感。流水席的菜品不仅花样繁多,菜式还会随着赛程逐渐升级,让你能像玩游戏一样,不断解锁新关卡。

有人在5公里的补给站吃到了炸鸡柳,以为这已经够卷了,结果刚跑到10公里又发现有烤全羊。“这种感觉就像上一秒还在吃路边摊,下一秒就炫上了高级餐厅的招牌菜。再往前跑,竟然还有新鲜水果拼盘和现做甜品,一路下来简直像在开盲盒。感觉自己不像是在跑马拉松,而是在美食步行街冲刺。”



图源:金古乔乔

2024-11-27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