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女子逛上海俄罗斯商品馆,因揭露商品是假的,被阿姨赶出去
2025年01月04日 15:23 福建
2024年1月3日,一名俄罗斯网红小姐姐走进上海一家名为“俄罗斯商品馆”的超市,本想找找家乡熟悉的味道,结果却发现超市的“俄罗斯特色”只是一场精心包装的骗局。
这次“探店”也揭开了虚假进口商品的黑幕,让无数消费者直呼“太离谱了”。
“今天带你们看看,中国人是怎么骗中国人的”
这位俄罗斯小姐姐走进超市后,第一眼便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宽敞的店铺,络绎不绝的客流,一片红火的生意景象。
然而,当她随手拿起一件商品后,立刻产生了疑问:“这些商品在俄罗斯根本没见过。”
她继续翻看更多商品,发现这些所谓的“俄货”,全都不是俄罗斯本土制造的。
最后,她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家超市卖的商品根本不是来自俄罗斯,却打着‘俄罗斯商品馆’的旗号忽悠消费者。
被赶出超市,真相令人气愤
小姐姐在现场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切,结果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多次干扰。
一些店员甚至气急败坏地质问:“搞什么?我们是俄罗斯的呀!”
还有阿姨直接上来打断拍摄,试图阻止真相曝光,并要求将她赶出去。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家超市内部并没有任何“不允许拍摄”的标识,工作人员却以“这里不能拍摄”为由强行驱赶她。
最终,这位俄罗斯小姐姐无奈离开,但她将全过程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热议。
“俄罗斯商品馆”的真面目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有俄罗斯博主揭露类似现象。
在国内,“俄罗斯商品馆”正以井喷式速度在各地开张,但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
商品根本不是俄罗斯生产的,而是国产货或假冒的“伪进口商品”,尤其集中在东北制造。
虽然东北制造的产品并不差,但这些商家靠虚假宣传,将消费者耍得团团转,这种行为实在让人不齿。
不仅如此,这些所谓的“俄货”价格并不便宜,反而高于市场水平。
一些消费者冲着“进口商品”的头衔掏了腰包,结果却买回了国产货,花了冤枉钱。
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许多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已经因为虚假宣传而被查处,甚至有些店还没来得及开张就倒闭了。
“假冒进口”远不止俄货,日本永旺也被点名
无独有偶,近日,一名男子在国内某家日本永旺超市发现了大量假冒产品,愤怒之下直接将货架上的商品扔到地上,质问店员:“全是假的,这么大的店还卖假货!”
男子表示,他曾专程跑到日本,发现这些商品根本就是由某个废弃工厂生产的低劣伪造品。
尽管此前他已经提醒过商家,但这些假冒商品依然堂而皇之地重新上架。
视频中,男子质问无果,只能对周围顾客大声喊话:“这全是假的!你们看清楚!”
而店员对此无动于衷,只是一边收拾地上的商品,一边假装“听不见”。
这起事件同样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让人对所谓“进口商品”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
从“俄罗斯商品馆”到“日本永旺超市”,这类假冒进口商品的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信任心理,靠虚假宣传来牟取暴利。
这些商品不仅品质得不到保障,价格还高得离谱。更可怕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维权却无门。
相比之下,许多国货虽然便宜,但品质摆在那里,至少不会靠“进口”的噱头骗钱。
消费者在购物时,尤其是购买进口商品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辨别商品的来源和品牌背景。
如果连网上都查不到相关信息,那八成是假货。
写在最后
无论是“俄罗斯商品馆”还是“日本永旺超市”,这些事件暴露的不仅是商家的问题,也反映了市场监管的漏洞。
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而有关部门也应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杜绝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
假货横行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真正优质品牌的声誉。
这些歪风邪气不整治,市场秩序难以健康发展。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迷信所谓的“进口商品”,不如多支持真正物美价廉的国货,毕竟好产品是靠品质,而不是“进口”两个字撑起来的!
俄罗斯女子逛上海俄罗斯商品馆,因揭露商品是假的,被阿姨赶出去
2025年01月04日 15:23 福建
2024年1月3日,一名俄罗斯网红小姐姐走进上海一家名为“俄罗斯商品馆”的超市,本想找找家乡熟悉的味道,结果却发现超市的“俄罗斯特色”只是一场精心包装的骗局。
这次“探店”也揭开了虚假进口商品的黑幕,让无数消费者直呼“太离谱了”。
“今天带你们看看,中国人是怎么骗中国人的”
这位俄罗斯小姐姐走进超市后,第一眼便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宽敞的店铺,络绎不绝的客流,一片红火的生意景象。
然而,当她随手拿起一件商品后,立刻产生了疑问:“这些商品在俄罗斯根本没见过。”
她继续翻看更多商品,发现这些所谓的“俄货”,全都不是俄罗斯本土制造的。
最后,她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家超市卖的商品根本不是来自俄罗斯,却打着‘俄罗斯商品馆’的旗号忽悠消费者。
被赶出超市,真相令人气愤
小姐姐在现场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切,结果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多次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