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本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出国,算得上一座留学老炮,且在海外多“混dquo;了些时日,有十年吧,于是不时有些国内的朋友向我了解有关留学方面的事情。最近疫情闹事,国际上又风云变幻,未来是否选择留学,倒让很多原本有意向的家长们也迷茫起来,于是&ldqu...
一金,年假12天,看病全额报销,八小时工作制,加班工资按劳动法,加班到八点之后打车回家可以报销车费,各种聚餐旅游活动,办公室冰箱牛奶咖啡茶………对比一下国内企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简直天壤之别呀!为什么北大清华学生出国留学...
近年来,随着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在孩子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就开始考虑出国深造,而新加坡凭借其中英双语环境、优质教育体系及安全宜居的社会环境,成为华人家庭热衷的选择之一。新加坡以其全球顶尖的双语教育体系闻名,政府学校与国际学校双轨并行,精英教...
语文和英语方面的特长,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可以积累10年特长。任何一件事,坚持10年,也算小有所成。但我不敢冒这个险。无论选择什么特长,初中高中都离不开数学,因为数学也将计入总分。所以丢掉数学,是不可能的。这是纠结的原因之一。纠结的原因之二,如果娃以后想朝留学...
家庭对送小孩去留学的态度也要改变一下了!之前是去学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现在美国高科技专业都限制招收华人学生。大量招生的都是没有含金量的文科专业。美英的留学学费+生活费,动辄近百万一年,听闻一人读到博士花了700万还没毕业。高等教育完全成了欧美的敛财手段,有些专业专为留...
。什么样的父母,又攒了多少类似拯救银河系一样的功德,才能拥有如此优秀的娃?我表面跟着他们附和,内心平静没啥波澜,感觉工作多年以后,渐渐少了名校崇拜。单位名校的其实还不少。远的清华、复旦、北航,近的重大、川大、电科大……,再远的就是国外留学...
在宝宝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搜索和了解重庆本地的各类英语学习机构。有类似于英孚,瑞思,欧文这类的专业培训学校(普遍每节课120-150元),也有解放碑的“汉普森、水晶郦城内的国际学校这类纯外教学习机构(每节课200-400元),甚至还考虑过请英语国家的留学...
楼主之前放弃了朋友介绍的大单位好工作,跑到澳大利亚悉尼当留学生。国外的生活每天都是新情况,新奇事,每周也有最少200澳元的房租、火车费、吃饭钱要付,所以楼主就开始了澳洲打工之路最开始找工作时没有当地的工作经验是最大的问题。我运气不错,住的附近有个新开的奶茶店大量找人...
心忡忡关心我的安全…完全忘了自己的处境,是一个持枪合法,三五不常就闹出了个校园枪击案的地方。一个高知,书一点儿没少读,但她就是宁愿相信这些传来传去的陈年旧闻,好给百无聊赖的乡下生活信心:当年出国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都是自欺欺人。家里没矿,想靠出国留学...
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大学正在双向远离。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与非营利性机构国际教育协会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一学年印度学生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这是自2009年以来,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首次被超越。美国大学曾经是中国生心中的留学天堂。20...
终于解封了!最终的放开主因应该是财政上的难题,但国家政府为大家争取了三年的缓冲期,终于熬到了病毒大幅减毒的今天,足够感恩。周日就带着孩子去解放碑和时代天街走走,主要是舒活筋骨,让孩子亲眼去看,对比一下疫情前后的社会面的情景,让她这短短人生中的特别体验更加立体。封在家...
最近,大家谈论最多的一定是疫情,我在一个留学爸妈互助群里,重庆中学、本科留学孩子的家长很多在里面(英美最多),能够共享到不少海外各国一手的抗疫举措、院校及签证政策变化等的真实讯息;但,真正让我学习到的是,很多家长在对待疫情以及让孩子面对疫情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冷静客...
美国中产为保阶层将子女推上硕博神坛,我们正重演历史:外卖骑手本科率21%,"985家教保姆"月薪3万起。当哲学博士在加油站写但丁研究,中国留学生已学会用"拒绝高薪"掩饰求职困境——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押韵是肯定的。美国战后婴儿潮催生的大学扩招浪潮,让人文学科博士数量...
全部(2164)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