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材防水勘察现场发现的翻车:
今天约了两个购物狂里装友推荐的防水施工单位前往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其实在约商家之前,总共在网上接触了解过4,5家,选中这两个商家一是因为线上沟通交流的感觉,还有确实是做防水相关的公司,有营业执照。其他有的个人施工的那种,还是不太放心。结果在勘察现场的时候发现翻车了,关于翻车,其实早有心理准备,装修中很难避免,只是来的这么早,还是感觉有点防不胜防啊。
1. 现浇楼梯的起始高度考虑不周,导致楼梯首尾两步高差出现问题:
前期现浇时,平均分配了楼梯高度,但是忘了考虑一点,楼下和楼顶都要做防水、保护层后,首尾两级台阶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一楼18公分高度一梯,做了卷材防水、保护层、再贴砖后,第一梯步可能就只有不到10公分高了。同样,最后一梯步在楼顶做了防水、保护层后,可能就有20几公分高了。严重破坏视觉平衡感及使用感。 目前想到的解决办法:要么保持这种首尾梯的高差,要么就用砖把每层垫高。但这样一来增加成本,二来也会增加楼梯的承重。
2. 一楼室外做防水和贴砖有问题了:

原来这里打算做防水后贴砖,但是发现这里与外面整个屋顶连通,而且整个屋顶的最低处就在我这边,排水管也只有我这里有个。也就是说,我这里如果铺贴提高了,那室外未做的地方低了,就会积水无处排放。
目前想到的解决方法:一是这里就不做防水、不贴砖了,但是又担心原防水不好,容易漏水。而且还会带来新的很多问题,比如原定放在楼梯下的洗衣机排水也需要重新设计,因为原计划是埋在地下走暗管,现在也不行了。二就是在地板开槽,给外面隔出来的区域埋根排水管,走地漏。但这样一来费用增加,二来又担心开槽的时候增加新的漏点。
3. 一楼向户外开的门槛开低了:

这里室外比室内低,结果拆墙的把这里给拆平了,这样在处理前,一旦下大雨,水就会直接灌进房内。当时打这墙的时候,就该留个台阶,还不会破坏原防水层。
现在的解决方法:在装修进场时,砌台阶保护,做好防水。这个属于前期没跟拆改的沟通好,那边框框一顿锤,等砸完了啥都来不及了。
二、断桥窗定晚了
前期需要联系好了商家,但是一直没对阳光棚、阳光窗下定,待泥水第一阶段完工后才去定,才突然发现好像定晚了。现在想想,阳光棚、客厅窗,实施不需要别的条件,但有其他工程需要这个安装好后才好进行。所以还是应该开工时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早早装好,这下感觉到贴砖前要有些等待了。
三、室外露台高度规划不仔细,漏水风险大增
这里通往二楼室外的露台,由于高度规划不够仔细,现在渗水了。项目经理说可能是门缝渗进来的,打胶可以应对。但我觉得,现在既便打胶了,风险依然很大:
究其原因,还是室外这里门槛低了,本来室外是做了卷材防水的,但是做完后现在室外的高度几乎和防盗门门槛平齐了,一旦下大雨,积水后就会倒灌,真是杯具啊 ... 这明明是可以避免的...
四、1688发货的问题:
1688有些东西由于是厂店,是相对便宜些,但也可能正是因为不算是纯做电商的,所以发货管理感觉比京淘还是要差一些。这次装修过程中发货错过不少,汇总一下:
1.燃气角阀发错货:燃气角阀买的是加厚的,结果发过来是普通的,差了50克左右,问店家说是发错了;
2.高压管发错货:热水器和燃气灶的接口不太一样,分别买了一根40CM、一根50CM的,结果发来长度搞反了;
3.定制折叠门发错尺寸:提供了精确的尺寸给厂家,结果厂家给发的大了5MM,装不进去。取回去重发了一套,尺寸还是大,没办法,后面自己去楼下找五金店给加工了一下才装上;
4.浴室柜发错盆:买了两个浴室柜,一个陶瓷盆,一个是啥子绮美石的,感觉就是仿可丽耐那种,本来想体验下啥效果,结果发货后两个都是陶瓷盆;
五、集成吊顶的坑:
集成吊顶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去现场盯,结果厨卫的集成吊顶,龙骨都打开了我想装灯、装浴霸的位置。由于只有将就集成吊顶,改了灯,改了浴霸的位置;
六、提前买电器:
618的时候提前买了热水器、洗碗机、蒸烤箱,结果到了年底的时候才安装,而安装的时候各种国补出现,一下又损失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