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里面有一道家喻户晓,几乎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菜,特别是以前农村逢年过节、办酒办席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咸烧白,也称作梅菜扣肉,我每次吃烧白,都可以吃三大碗毛干饭,不晓得有好多朋友跟我一样!
可能在座各位老饕比我更能如数家珍的说这道菜的故事,今天在此就不作过多描述。大家应该都晓得,这菜吃着过瘾,但是做起来相对比较麻烦,所以,我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觉得是相较于专业厨房来说,比较简单,容易成功的做法。如果你是专业人士,觉得我有些步骤或流程不正确的,欢迎指正,如果对我的步骤表示嗤之以鼻,那么你可以直接滑走,不喜勿喷!当然,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那我会很开心,半夜在被窝眯着眼睛码字不易,图文绝对原创,感谢支持。
第一步:当然是去农贸市场选择一块肥瘦适中,足够宽厚、新鲜的猪肉。五花、后腿都是可以用来做烧白的,看个人喜好。在最传统的做法中,大部分川菜厨师会选择猪后腿,因为后腿肉做出来相对口感是比较嫩的,不像五花肉的瘦肉部分口感会有一些柴。至于肥瘦,就要看个人喜好了,我反正觉得烧白一定要稍微偏肥一些,才有灵魂。
第二步:选好肉后可以让肉摊老板烧一下皮,这一步是为了将表面残余的毛烧干净,以及去除猪皮本身的皮腥味,烧好猪皮的肉拿回家,用刀刮净表皮,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第三步:起锅烧水,冷水放入洗净的猪肉,放入葱段、姜片、干花椒少许、少许干辣椒、胡椒、料酒或白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中火,中途随时翻动猪肉,避免猪皮粘锅,随时打掉锅中的浮沫。待猪肉煮至差不多7成熟左右关火(七成熟差不多是用筷子能插穿猪肉,但又不会很容易的程度,实际以个人经验为准),盖上锅盖焖一会捞出,猪肉汤放在一边备用,焖一会的作用是让猪肉表皮充分软化。
第四步:捞出的猪肉趁热在其表皮用针快速的随机的扎一些孔,如果有专门的扎肉器更佳,然后马上均匀涂抹上白酒,待白酒肉眼可见的干掉后,再涂抹上老抽,可以多抹几次,使其均匀上色。在传统川菜厨房里,这一步实际上是需要用到红糖混合冰糖炒出来的糖色的,但是炒糖色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也比较耗时,成功率比较低,所以用了偷懒的方法。糖色做出来的烧白,颜色会更加红润有光泽、而老抽调色的相对来说颜色比较暗沉。如果有朋友想了解炒糖色的方法,可以参考一下网络上的一些教程,有必要的话,我后面也可以专门出一个教程。
第五步:起锅烧宽油,待油温至7、8成时,将上好色的猪肉,皮朝下浸入热油,炸至表皮微焦,出油锅后马上泡入凉水,肉的温度降下来后,再放入刚才煮肉的汤里面,再浸泡等肉基本上冷至室温。这整个过程会让猪皮产生漂亮的虎皮褶皱效果,这也是一份烧白有好卖相的关键。
第六步:等猪肉冷却的过程,可以开始准备芽菜,在这里,芽菜不局限于某一种,可以是在农贸市场买到的那种正宗农村老盐菜叶,拿回来自己洗干净切碎的;也可以买包装的加工好的芽菜;甚至可以参考云贵地区用酸菜叶。总之就是一句,你选的什么样的芽菜,就决定蒸出来的烧白的主要口味,在挑芽菜的时候,自己按喜好走就行了。买回来的芽菜需揉搓淘洗一下,去除泥沙杂质,然后挤干水分,用少量油、姜末、干花椒、干辣椒(酌情加入,不是必要的)炒干水气,炒香备用。
第七步
:冷却好了的猪肉,修掉边角、修成合适的形状,切成约3-5毫米的片,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切薄一点或者厚一点。切好后加入适量盐、鸡精、胡椒粉、少量五香粉、少许白糖、豆瓣酱、少许老抽、生抽、几滴米醋、拌匀后,将肉皮朝下,均匀依次摆放,最后把炒好的芽菜盖在上面。

第八步
:蒸锅烧水,水开后开始上锅蒸,大火需蒸3-4小时;如果用高压锅,则加水后,直接上锅开火,上气后蒸半小时左右即可;用蒸箱的朋友,请根据自己家蒸箱的功率来调整时间。蒸好后不要急于出锅,而是多焖它一下,最好是不动锅,待第二顿再直接蒸热,然后再用盘子倒扣过来上桌享用,方能得到最佳风味和口感。

废话有点多,也算是终于写完了这样一篇不算专业的简单教程,希望大家能支持,更希望大家都能一次成功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川味烧白,多刨两碗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