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和辣椒的金玉良缘
不要被它的外表蒙蔽。不红,不代表它不够火辣。其实,它辣得很暴力。和剁椒不同,做白辣椒用得是青椒。先水煮至变色,再经太阳暴晒,绿色会慢慢褪去。晒到六七成干,可去籽、去蒂,与盐同腌。或者直接晒干,当成干辣椒用。白辣椒做法也多,以炒为佳。不管拿来炒鲜肉、腊肉还是下水,白辣...
辣得你发红
但盐是必不可少的。腌制的时间长短全凭自家喜好,不论是生吃还是做调味品,都是点睛之笔。
制作剁辣椒一定要选这种秋天的红辣椒,最好是在连续一周晴天后再采摘,这样辣椒中的水分会变少,做出的剁椒不易变味。新鲜采摘的辣椒,洗净晾干之后,就要开剁了。湖南人可是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的,一种长得像鲁智深的禅杖的长柄剁铲,既省力,又能避免辣手。但是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直接用菜...
湘辣的一张名片
鲜辣椒不好长期储存,那就晒干了、腌过了再吃。为了吃辣,既要受着收拾辣椒的苦,又要耐住腌制的漫长过程。这对湖南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想想湖南人那种“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如果没有辣椒,你真不知道该让他们吃什么。湖南的辣,一直透着这种性格,到底是辣椒征服了湖南人,还是湖南人征服了辣椒?
除了那股驱寒解表的热辣劲儿,也因为湖南人就生了个辣椒脾气。《隋书·地理志》形容湘人“劲悍决烈,四个字,一个比一个霸道。清人黄庆澄《东游日记》写道,“中国之民之气,如湖南一带坚如铁桶遇事阻挠者,虽可嫌,实可喜。湖南人和辣椒一样,一...
外国商品的进口迎来一个高潮,其中,就包括了辣椒。辣椒或溯长江而上,进入洞庭湖水系流域,或从广州向北翻越南岭,进入湘南。总之,开海后的第二年(1684年),《宝庆府志》首次出现了对“海椒的记载。可见湖南人被这种果实吸引的过程有多么迅速。除口味外,辣椒风靡湖...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凡是能增进食欲的,湖南人来者不拒。茱萸、花椒、姜、葱、蒜,都曾是湖南人的心头好。事情在明朝起了变化。辣椒闯入中国。其第一次出现,是在明人高濂笔下,“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此时的辣椒,实际上更多地...
这对于注重“色香味的中国人非常重要。
湖南对辣椒的依赖,与湖南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湖南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像一个口朝北的大口袋,是真正的“雾露之所聚也。夏季的溽热散不出去,冬季的寒风却照单全收。因此,湖南人最需要祛除湿气,抵御风寒,增进食欲。反映在饮食习惯上,就是喜食辛辣。清朝人对此的描述是...
在一家水准颇高的广味烧腊店里遍寻油辣椒而不得。“这家烧腊挺好吃的,就是没有辣椒,没味儿。烧腊是吃完了,可就是显得委屈巴巴、意犹未尽。
全部(4029)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