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是指地方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而获取财政收入来维持政府开支与公共建设费用。
大力建设保障房成了当下市场最热门的话题,对于这一政策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其实,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听它讲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建设保障房?为什么在当下房地产市场命悬一线的形势下还要再来这么一记重锤?答案很简单,就是土地财政实在难以为继,财政面临巨大危...
路需要铺设,还要建地铁高速立交…此外,还要建医院和学校。对于新城,政府的支出部分是七通一平,地铁,公路,医院,学校,警察,消防,环卫,绿化…收入,主要是靠“卖地,而在“建筑用地指标中,大约只有33%是住宅。土地财政...
地流拍,其实也是市场信心的不足所导致的。投入成本高、限制条件多、行业未来前景不明朗,导致众多开发商对拿地暂时失去了兴致。拿地后,稍有不慎便是破产重组;不拿地,还只是规模稍微小点,小而美也挺好。而一旦开发商决定躺平不拿地了,更大的问题就要出现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财政...
出中,仅社保就业、教育、社区、卫生健康、农林水等前五大占比的支出就高达3068亿元,已经远超如果不含土地出让金的财政收入。更不用说还需要维系实际多达二十余项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因此,完全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土地财政...
【重庆卖地总收入5578.2亿元,土地财政依赖度倒数!】有人统计了一下,在过去5年里面,重庆的卖地总收入为5578.2亿元,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排在了主要城市的后面,仅仅高于了北京,上海,深圳和天津。看来重庆还要不断的向前发展啊,房价还有很高的增长空间,这座城市的房地产...
者有其屋」的目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一中国诗人的愿望,没想到在新加坡得到了实现。新加坡之所以能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有钱,可以购买大量低价土地来修建组屋,另一方面则是人政府也没有想过靠房地产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土地财政...
取消不合时宜的限制性措施等,都有助于形成商品房的长期消费预期。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高度依赖高价出让土地获取财政收入,并与房地产商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不但容易导致房地产商绑架公共决策,也是助推房价虚高的重要因素。长远看,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减少对土地财政...
万降价逃。而这里的坏多还呕心沥血的把这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告诉我们 目前这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其实并没有遵循巿场经济规律,也不是为广大消费者解压,而是为了救XX 、救银行、救开发商。调整首付比例、认房不认贷、房贷利率下调甚至取消限购,都是为了稳房价稳地价稳土地财政...
由于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骤降,但是地方开支并没有怎么减少,所以今年地方发行了比以往更多的地方债。据官方数据显示,央妈今年1—7月就印了比去年全年还多的RMB。为什么要印这么多钱,因为要去买这些地方债。相当于印钱救地方。那这些RMB流通到市场上,必然会导致通货...
,没错,大kfs,小kfs,大投资客,小投资客;现在是清理出场的时候了,顺序是小投资客,大投资客,小kfs,大kfs;HD会倒,rc也倒,真是做死么?其实就是到了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了,所以他们被请出场了,国家队下场进行垄断,那么高房价就会变得合理~!有人说没有土地财政...
未来的建设做贡献,这是一种人才投资。如果政府大面积开发房地产,大家都不去买房子,地皮卖不出去,政府没有钱,地铁谁来修?城市建设哪有钱去弄?公租房修楼不花钱吗?钱从哪里来,一套商品房,首付50万,贷款100万,30年还完,要付给银行本金利息合计200万。重庆市土地财政...
,要么将降价者视为“扰乱市场秩序,更有甚者,有地方要求大肆降价的开发商按照承诺进行退房。这背后,有的是直接以地方政府之名,有的是以房地产协会之名,还有的是以座谈会的名义。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楼市维稳。这种政策用心可以理解。毕竟,房地产不仅事关土地财政...
,基本聚集了最重要的产业:1、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北区,2、互联网总部经济在北区,3、医疗原研药和高端器械在北区,4、重庆最重要的长江货物在北区,5、高端显示和产业链在北区,6、人工智能研发产业链在北区,7、代表梦想和远方的太空探索在北区。北区贡献了太多的税收和土地财政...
原罪?这个时候可能就有“网络喷子”骂了:如果人人都像你们这样不断裂变炒房,国家就出事了;这种人其实不懂经济学,首先,房价不是我们炒上去的,我们只是看到了房价会涨,然后跟着买从而获得收益罢了;高房价的根源,不是炒房客,也不是开发商,而是土地财政...
全部(197)
更多